高考期間避免常見飲食誤區(qū)
高考期間,忙活的不僅是備考的考生,還有一大批家長在背后默默地準備著后勤工作,這段時間,飲食問題是家長們最為重視的一項,此時,該如何吃才能讓孩子吃的健康又吃得下去是一直困擾家長的問題。為此,四川新華電腦學校老師為各位考生家長們舉出幾個飲食誤區(qū)。
常見的四個誤區(qū):
誤區(qū)一:孩子考試辛苦,準備了大魚大肉好好補補
為了給孩子疲憊的大腦補充營養(yǎng),很多家長今天“燒雞烤鴨”,明天“肥魚大蝦”,可謂用心良苦。肉類食物多含酸性物質,考生食用過多,會破壞體內酸堿失衡,導致酸性物質過多,使大腦活力降低、記憶力減退、身體疲乏。因此,考生的膳食安排要本著全面、適量與均衡的原則,注意糧食、水果蔬菜和肉蛋奶三大類食物的科學搭配。在魚肉適量的基礎上,多食用時令蔬菜、瓜果和各種糧食,最好粗細搭配。
誤區(qū)二:盲目服用很多補品補營養(yǎng)
許多家長將服用保健品視為補充營養(yǎng)的最佳途徑,貪多求快,這種做法其實并不妥。但是,一些保健品所標明的營養(yǎng)成分雖然很好,但未必都存在,即使存在,由于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,服用后也可能不吸收、不適應,導致腹瀉、過敏等癥狀,甚至傷害肝腎。所以,老師不建議家長在高考前這段時間給孩子補保健品。
誤區(qū)三:食譜變化太大,不顧及孩子平時的飲食習慣
為了給孩子疲憊的大腦補充營養(yǎng),很多家長喜歡在高考前夕為孩子準備“大餐”,一些家長更是把平時舍不得吃的一些東西買來做給孩子吃。事實上,考前改變孩子口味是大忌。
誤區(qū)四:不吃主食
很多考生和家長認為肉、蛋、奶營養(yǎng)高,主食吃不吃無所謂,這是錯誤的。肉、蛋雖然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,但大腦卻吸收不了。大腦能吸收的是食用主食后轉化成的葡萄糖,而葡萄糖可以讓考生在復習或考試期間保持頭腦清醒。因此,在考生的飲食上,家長要保證一定的主食攝入量。